人民網
人民網>>828企業服務平台

金台圓桌:數字賦能與產業生態化讓中國智造行穩行遠

張文婷
2023年04月03日10:27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新賽道·新動能:數字經濟視野下的中國智造”金台圓桌研討會現場

數字賦能發展,釋放創新活力。近年來,以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為代表的新技術正與產業深度融合,在我國培育了智能終端、綠色低碳、數據服務、數字創意、遠程醫療等新產品、新業態,探索出一條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的產業發展新路徑,為國家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澎湃動能。

在此背景下,人民網財經研究院近日召開“新賽道·新動能:數字經濟視野下的中國智造”金台圓桌研討會,邀請政產學研及投融資機構代表,探討智能產品新風口在產業融合發展趨勢下面臨的機遇及挑戰。

談新賽道投資: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兩個賽道一直保持高活躍度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加速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新能源、新材料、低碳、智能制造等各領域的技術創新逐漸成為全球經濟新的增長點,投資機構也紛紛加入,發力布局新賽道。

中國互聯網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吳海在研討會上表示,智能制造是制造業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國家出台的多項政策和企業的切實需求為這一領域持續帶來利好,投資機構在智能制造領域的投資活動持續保持著較高熱度。

吳海分析稱,“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兩個賽道,投資機構一直保持著很高的活躍度,軟硬件的技術創新和基層化的應用廣受關注。分賽道來看,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熱點主要集中在AI集成和創新等方面﹔智能制造領域的投資熱點則呈現生態化、多點、多層次、鏈條型布局的態勢。”

相關數據也進一步佐証了吳海的分析。據了解,2022年全國人工智能領域共發生971起融資事件(不算擬收購、被收購、定增、挂牌上市),累計披露融資金額1096.35億元。據e-works不完全統計,2022年智能制造領域發生的投融資事件共計531起,其中融資事件364起,並購事件41起,成功上市和已進入上市流程事件126起(32家企業已成功上市,94家企業已經進入上市流程)。

無論是智能制造的賽道,還是與其相關的細分領域,風口之下,投資機構始終將目光放在應用層面。

吳海提到,從智能制造產業發展視角來看,補齊產業短板、強化產品落地、夯實應用基礎是大家關注的關鍵環節。“在基礎軟件和關鍵裝備這方面,還有很多需要補齊的薄弱環節。我們研究發現,基礎工業軟件與關鍵裝備基礎這兩方面還存在著很多卡脖子環節。尤其是在高端傳感器、智能儀器儀表、高檔數控系統、高端工業軟件等方面,我國目前所能提供的產品市場佔有率還都很低。”他說。

此外,智能制造理念的創新與應用也應相輔相成。吳海呼吁,新技術的應用要深入到生產過程當中,讓新理念和真正的應用場景實實在在的落地。

吳海建議,數字化的增厚和智能化的增強還需要進一步夯實基礎。“智能制造需要基於高質量的數據集、自動化程度高的生產線來實現高水平的運營管理,從數據採集、呈現、分析、診斷、到反饋、控制都離不開深厚的數字化基礎,也離不開高端算法基礎模型的突破。從調研來看,一方面需要進一步做好生產制造數字化基礎,另一方面需要培育更多跨學科的交叉領域人才。未來,在人才培養、數字基理底座打造方面,需要政府側、企業側、產業側共同關注。”他說。

北京創新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建軍也在發言中表示,從多年投資經驗來看,科技成果轉化投資面臨著新的挑戰,投資機構必須要對科技產業鏈進行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做出投資分析和決策。智能產品的科技創新投資也是如此。

他在會上建議,應大力發展科技服務機構,比如專利和知識產權方面的服務機構、數據服務機構。“這些既是好的投資方向,也是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重要的組成部分。”李建軍提到,在智能制造領域,政府層面可以給予產業創新更好的環境和機會,扶植中小企業走好“專精特新”之路,涌現出更多小而快、小而美的“隱形冠軍”。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雲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人工智能部高級業務主管董昊亦在發言中提到,人工智能當前正在圍繞技術創新、工程實踐、可信治理三個維度發展,其中,人工智能工程化是工程實踐的核心抓手,也是當前業界關注的焦點,聚焦人工智能在生產環境中的大規模應用。人工智能工程化主要包括軟件工具產品、組織流程管理等內容。

談產業融通發展:行業生態化促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身處產業鏈環節的中小企業,生存發展離不開上下游之間的合作與協同,構建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良性生態很重要。

此前,工信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1個部門印發的《關於開展“攜手行動”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2022-2025年)的通知》明確,以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數據鏈、資金鏈、服務鏈、人才鏈為著力點,構建大中小企業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發展生態。

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全球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朱瑾在會上表示,我國已建立了較好的大中小企業融通通道,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

在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中,數據是融通的關鍵要素。朱瑾提到,企業融通需要打通數據鏈,特別是從單一企業的數字化變成產業鏈的數字化。“龍頭企業實現智能化、數字化,不能解決產業鏈上下游整體提升和整體發展的問題。需要鼓勵有條件的龍頭企業、鏈主企業開放數據資源,帶動中小企業融入數字化應用場景和產業生態。”她說。

當談及創新鏈時,朱瑾認為,做創新鏈對於大中小企業來說都很難,開放資源和建立創新聯合體是兩大解決之道。在數字化浪潮中,如果能早日把創新鏈打通,就會讓企業降低損失和成本。

在關注企業創新的同時,更要關注其背后相關新技術的產品化和產業化,這也提示有關機構應更加科學地制定與人工智能產品相關的發展規劃,建立健全相關管理規范。

董昊在會上提到,現在新技術的更新迭代比較快,尤其是信息與通信技術(ICT技術)。“我認為,標准可以參考互聯網產品,小步快跑,持續地做迭代。”他說。

談企業轉型:重產品、重運營,企業才能從中國制造升級為中國智造

隨著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日漸加強,我國數字經濟正從過去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催化劑”向“新引擎”方向壯大發展。

北京工商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葛紅玲認為,數字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不是一般的經濟升級,而是一種顛覆式的重構,是新的資源配置和價值創造方式,能夠提升整體經濟能級。企業或產業在探討如何進行轉型升級時,一定要從數字經濟新的邏輯架構下來思考。特別是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數字經濟在技術支撐的前提下,是如何帶來要素資源與組織機構的變化,從而更好地推動產業轉型和發展。

她強調,數字經濟的核心是以數據要素作為關鍵的驅動。由數據驅動產生變革,要深入理解數據在產業發展中的作用。比如在智能產品領域,數據到底發揮怎樣的作用?通過產品衍生,給消費結構和企業結構變化帶來怎樣的影響?產業數字化發展需要建立這樣的底層認知。

伴隨著數字技術的創新演進,產業數字化轉型也正向深處邁進。在這一發展的關鍵節點,我國企業應如何從中國制造升級成為中國智造?雷士照明CEO林良琦在會上表示,技術的標准化促進智能產品之間互相兼容,行業的生態化促使大中小企業之間互相融通,為市場提供更高的價值。“總的來說,重產品、重內容,更重要的是重運營,這可能是未來整個智能制造要去走的方向。”他說。

對此,深圳市歐瑞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產品市場副總裁黃文娟持相同觀點。她表示,企業的創新要深入了解用戶需求,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應更多集中在用戶的應用層面。

方太集團品牌管理部總監呂傳明也提到,企業的創新歸根結底是價值的創新,唯有創新科技才能帶來卓越價值。

金台圓桌“新賽道·新動能”系列研討會:

之一:戶外運動產業發展新機遇

之二:新型消費產業轉型升級展望

(責編:張文婷、張曉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