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服務模式,優化監管舉措,重慶——
跨境電商跑出加速度(經濟聚焦·關注外貿促穩提質)
核心閱讀
作為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之一,重慶持續完善配套政策,初步形成跨境電商產業集聚。如今,借助不斷升級的物流通道和各類創新性服務,在重慶“買”全球、“賣”全球更加便捷,跨境電商發展迎來更多動力。
昨天剛下單的進口香水,今天就收到了貨。面對這不可思議的效率,重慶渝北區居民陳鑫頭腦裡的第一念頭是:會不會買到假貨了?
通過正品溯源可以發現,這瓶香水很早就從產地國“飛”到了跨境電商企業保稅倉的貨架上,靜候國內消費者下單。
作為發展速度快、潛力大、帶動效應強的外貿新業態,跨境電商已成為外貿轉型升級、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近年來,重慶作為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之一,立足區位優勢、搶抓政策機遇,推動跨境電商實現跨越式發展。2023年上半年,重慶實現跨境電商交易額186億元,其中跨境電商零售額31億元,同比增長10.7%。
打造公共平台,“買”全球更快速
來到江北區觀音橋某跨境電商的線下體驗店,店裡各類化妝品、酒水等產品琳琅滿目。
“傳統的跨境電商一般存在於線上,在這裡,消費者對進口商品‘可見、可觸’,購物體驗進一步提升。”該店負責人告訴記者,自從今年5月正式營業以來,通過“前店后倉”的模式,線下門店銷售額已達約200萬元。
“店”在家門口,“倉”在哪兒?
走進重慶兩江新區兩路果園港綜保區,隻見港騰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的物流貨車排成長龍,一輛輛叉車往來其間,工人將清點好的貨物搬運上車,倉庫裡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在倉儲企業、快遞公司工作人員與重慶海關工作人員的密切配合之下,一件件跨境商品實現快速打包出關。從消費者下單到海關放行,這個過程最快僅需3分鐘。
為什麼這麼快?原因之一在於高效的物流。瞄准物流流通環節復雜這一市場痛點,重慶積極為企業提供集倉儲、貿易、關務、物流、保稅加工為一體的一站式供應鏈服務。重慶保稅港區股份公司出資設立港騰公司,專業從事貿易供應鏈服務。
“我們通過包裹自動化分撥、自動化輸送分揀、數字化供應鏈大數據分析等手段,實現對訂單的高效精細化管理。”港騰公司總經理庄挺介紹,“今年1—7月,公司完成地服訂單近670萬單,同比增長6.08%。”
“為支持跨境電商業務發展,綜保區做足產業配套,還搭建起一站式跨境電商進口全鏈條孵化服務體系。”重慶保稅港區集團產業二部工作人員曹凌翼說。2014年至2022年,綜保區實現跨境電商貿易額約325億元,其中進口跨境電商貿易額約225億元,出口跨境電商貿易額約100億元。
大幅降低國際貿易成本,一批外貿企業加速走向國際大市場。目前,重慶已有跨境電商企業2500多家,培育認定了5個市級跨境電商示范區,初步形成跨境電商產業集聚。
立足本地產業,“賣”全球更便捷
消費者坐在家中“買”全球的同時,本地優質商品也從重慶源源不斷走向世界。
在江津區的俊博食品有限公司無塵車間裡,工作人員正在打包生產好的花椒油、花椒醬、花椒粉等產品。不久,這些產品將漂洋過海,到達海外消費者的餐桌上。
“公司集花椒研發、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最初想開拓歐美市場時,發現客戶訂單小而零散,我們一直想通過跨境電商渠道培育潛在市場。”公司總經理周忠英說。
為支持江津花椒走出國門,根據企業出口需求,重慶海關聯合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江津區農業農村委員會,成立了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小組,收集了全球4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花椒准入條件,反復調研。
“以前花椒出口,統一歸到調味品稅號下,不作單獨區分。”重慶海關所屬西永海關跨境電商監管科科長夏振國說,“為了保証花椒的特性和風味,一般是簡單加工保存。這種情形下按照‘調味品’出海,常常達不到相關標准,退貨率較高,出海障礙重重。”
“沒有‘專屬身份証’,就無法對花椒進出口進行定向政策支持,大大限制了花椒出海的便利性。為解決這一難題,重慶海關依據本地農產品特色,建議海關總署增設新稅號。”夏振國說。自2023年1月1日起,花椒有了稅則本國子目“身份証”。花椒的進出口貿易更便利,不再局限於國外大型餐館、超市,順利走入了國外消費者的家中。
貿易壁壘打通了,走出國門的花椒企業越來越多。“以前產品以傳統外貿方式出口,隻局限於幾個固定客戶。現在通過跨境電商,我們能把自己的品牌‘打’出去了。”在江津區從事花椒生意10余年的豐源花椒有限公司負責人楊華忠說。
“我們立足關區特色產業,有針對性地做好電商出海推動工作,已指導11家本土傳統生產企業及物流企業拓展跨境電商業務,一對一幫助企業解決花椒等20余種商品的海外認証難題。”夏振國說,“目前正圍繞汽摩配、花椒農產品、筆電產品、刀具、內衣等傳統優勢行業,開展‘跨境電商出口+本土產業帶’孵化工作,讓‘重慶造’遠銷海外。”
數字賦能監管,增強企業獲得感
手機一掃碼,就可了解所購跨境商品的全流程通關信息。這一場景能成為現實,得益於重慶海關實施的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渠道雙碼溯源改革。
商品條碼由一串數字符號構成,通常印刷在零售商品的外包裝上,可以看做商品的“身份証”和“通行証”。夏振國說:“通過運用商品條碼,把需要申報的商品要素信息統一成標准狀態,將企業貨品條碼信息納入海關基礎數據庫,能打破監管部門與企業間的數據壁壘,降低企業合規管理成本,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
這對消費者同樣是個利好。夏振國介紹,消費者可以掃描溯源碼與商品條碼,對比購買商品的貿易商、區內倉儲企業、申報報關單號等信息,消除購物疑慮。
通過雙碼溯源優化跨境電商監管流程,只是重慶海關利用數字技術創新監管服務、構建跨境電商業務綠色通道的一個縮影。作為外貿新業態,跨境電商的蓬勃發展,離不開海關部門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提升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在西永綜保區,一個獨特的大型黑色“倉庫”吸引了記者的注意。“倉庫”內,查驗分揀、信息監控、電子閘口等系統正全自動運行。
前不久,一批以跨境電商模式出口的紙巾、衣架等日用消費品在這裡進行查驗通關。在海關關員監管下,商品經驗封、掃碼入庫、上線查驗、開箱復驗等一系列環節流轉后,順利高效通關出海。
“這批貨物能順利高效出海的原因之一,是重慶海關在西永綜保區創新設立跨境電商海關監管中心,打通了綜保區與空港的‘最后一公裡’。”西永海關跨境電商監管科副科長滕飛說,“原先貨物裝箱后,到達口岸還得再開箱檢查。現在在監管區內直接裝箱,到口岸后不需二次查驗。”
為確保跨境電商出口貨物順利高效通行,重慶海關積極完善系統智慧監管模塊。“我們依托西永綜保區的智慧綜保平台,在卡口設置了‘跨境電商專用道’,開展7×24小時預約通關查驗,實現通關零障礙。”滕飛說,“目前已實現‘綜保區—口岸’卡口聯動放行,跨境電商出口貨物全程‘一次查驗、一次裝運、一次放行’。”
“現在我們的貨物在西永綜保區進行集貨申報,經海關查驗放行后裝箱,到了機場后就可以直接上飛機。”物流承接商重慶米多奇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是實打實的受益者。企業相關負責人說:“每年我們能節約倉儲、人員配置等成本約300萬元。”
為推動跨境電商發展,重慶海關通過數字賦能,不斷優化監管舉措。支持跨境電商企業“一地備案,全國通用”﹔提供“簡化申報”“清單核放、匯總統計”……隨著一系列支持政策落地實施,重慶跨境電商的發展迎來更多動力。
《 人民日報 》( 2023年08月21日 07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