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利:持續提升知識產權的含金量、含企量、含愛量
人民網北京10月26日電 (杜燕飛、田小麗)近期,人民網財經研究院舉行“保護知識產權,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金台圓桌研討會,邀請政產學研代表,共同為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培育和激發經營主體創新活力建言獻策。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會長、人民日報社原副總編輯馬利在發言中表示,今年世界知識產權日的主題是“加強知識產權法保障,有力支持全面創新”,這也是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向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求。
作為產業革新升級的核心要素,如何更好地發揮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激勵創新的作用?對此,馬利稱,要進一步提升知識產權的“含金量”“含企量”“含愛量”。
在提升“含金量”方面,馬利認為,專利所有權通常被視為一國經濟實力和工業技術的重要特征,是知識產權最重要的載體。從專利的角度看,我國的知識產權已解決量的問題,正在實現質的突破。
她以數據舉例稱,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報告,中國2019年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量首次超過美國,排名世界第一。早在2017年,中國高校中有16所專利授權量超1000件,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專利授權量分別為306件和204件,但歐美高校的科技成果轉化率卻遠遠高於中國高校。“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為高水平科技創新保駕護航,我們不能隻局限於知識產權的數據的繁榮,更要提升知識產權的‘含金量’。”馬利說。
在提升“含企量”方面,馬利表示,保護知識產權,首先要保護好企業創新的積極性和營商環境。隻有創新人才聚集、資本積聚、創新生態環境良好,才能讓企業創新的動力、活力充分迸發。“新時期,我們需要優化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來直面全球的競爭。”以當前飛速發展的人工智能為例,馬利表示,我國能夠在人工智能領域位居前列,是離不開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的。
“新型舉國體制,加強對基礎研究與核心技術短板的研發支持力度,與發揮市場配置創新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正是我們后來者居上的兩個風火輪。”馬利表示,進一步提升中國知識產權的“含企量”,將不斷增強中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和市場的活力。
在提升“含愛量”方面,馬利建議,一是要提升全社會對知識產權創造者的愛。要積極營造全社會尊重知識產權、創造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產權的氛圍。二是知識產權的進步要提升對人民的愛。
“知識產權在中國的根本價值在於為人民服務,離開了這個根本,純粹以利益為導向,會誤入歧途。”馬利說,知識產權的創新不僅限於一時的風口,對人的健康、發展有利的創造,才是永恆的風口。因此,馬利進一步表示,隻有引導各類主體加大對“含愛量”高的方向的投入和關注,才能贏得人民群眾對知識產權保護更大的自覺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