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向好趨勢不改 北交所成交額進一步放大
本報記者 孟 珂
11月份,北証50指數上漲27.54%,成交額1739.98億元。上周(11月27日至12月1日),北証50指數下跌6.72%,收於922.51點,成交額942.32億元,較前一周成交額599.93億元進一步放大。
市場人士認為,本輪行情是北交所設立以來,第一次經歷蓄勢、上漲、下跌周期的行情,第一次使市場“出圈”、引發市場熱烈討論的行情,第一次階段性流動性水平受到各方認可的行情。
方正証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曹柳龍對《証券日報》記者表示,北交所與上交所、深交所、新三板及區域股權市場共同構成了我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北交所在其中起到上接滬深兩市,下引新三板的作用。北交所既具備場內市場的規范性與高流動性,也繼承了原新三板精選層服務於中小企業的“基因”,在我國市場體系中發揮著獨特作用。
自9月1日証監會發布《關於高質量建設北京証券交易所的意見》(以下簡稱“深改19條”)以來,北交所打新申購熱度回升,活躍市場的目標已初見成效。北交所市場9月份、10月份、11月份分別新增上市公司6家、3家、8家,首日漲跌幅均值達111.85%。
上述市場人士對記者分析,當上市公司數量達到一定規模、流通市值超過1200億元時,往往會催生一輪市場行情。同時,本輪北交所行情是在宏觀環境趨穩回升的背景下,改革舉措逐項落地扭轉預期、生態逐步改善提振信心的連鎖正向反饋。
“本輪行情總體是一個估值修復的行情,與投資者信心、情緒高度相關。盤面看,個別時段走出了估值修復的獨立行情,但總體與滬深市場保持同頻共振。”市場人士認為。
曹柳龍認為,北交所投資者適當性要求與科創板相近,漲跌幅限制范圍相較於創業板、科創板更大,疊加市值普遍偏小,市場波動較大,適合於高風險偏好投資者。參考小盤指數,北証50指數換手率中樞低於國証2000指數與科創50指數。近期“賺錢效應”顯現后,北証50指數換手率合理范圍可參考小盤指數,長期流動性處於較高水平。
在曹柳龍看來,北交所以成長風格為主,估值與創業板具有可比性,當前北交所估值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北交所股票雖然“盤子小”,並不意味公司質量低,北交所總體的ROE(淨資產收益率)達到了9.9%,高於創業板和科創板,但市淨率PB(LF)顯著低於創業板與科創板。待換手率回歸合理區間,北交所投資機會仍值得關注。
值得關注的是,中証指數已於12月份起將北交所証券納入中証全指指數樣本空間。根據“深改19條”,証監會將豐富北交所指數體系,並支持推出ETF、LOF等產品,有助於增加流動性。証監會還將引導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和社保基金、保險基金、年金等擴大北交所市場投資。
北交所成功“出圈”以后,關注度明顯提高。機構普遍認為,北交所長期向好趨勢不改,短期回調后上漲更健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