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828企業服務平台

張超:加強產業研究與數據合作 推動金融與實體經濟協同發展

2024年04月10日16:19 | 來源:人民網-828企業服務平台
小字號

當前,我國正處於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錨定金融強國目標,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面向未來,金融將如何積極發揮作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培育新動能,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不斷為實體經濟注入“源頭活水”。在此背景下,人民網財經研究院近日召開“做好五篇大文章 金融高質量服務實體經濟”金台圓桌研討會,邀請政產學研及金融機構代表,探討新時代新征程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方法與路徑。

以下,是安永金融咨詢中國區主管合伙人張超在會上發表的部分觀點:

加強產業研究,促進金融與實體經濟協同發展

金融機構應優化信貸資源配置,提高服務實體經濟效率,實現金融與實體經濟良性互動。目前,資金空轉問題突出、信貸風險管控不足、獲客渠道有限等,是金融機構面臨的挑戰。分析來看,產業研究不足、不深造成資金無處投和不敢投,是導致資金空轉的主要原因。在復雜的經濟發展環境下,一些優質項目可能被低估或向下沉,但仍能帶來合理的回報和風險平衡。金融機構應加強對產業研究的投入,尋找潛在的優質客戶和投資機會,以促進金融與實體經濟的協同發展。

如何加強金融服務的有效性?一方面,要同政府、產業園區等合作,充分利用其獨特的資源稟賦。比如與政府合作進行產業分析,利用數據和商業模式的協同效應獲取增量數據。此外,金融機構也要從自身特點出發,深耕特色產業、垂直產業,將產業和金融數據結合,並利用地方政府數據進行批量獲客和信用評估。通過這種方式降本增效,從而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另一方面,在特定產業中進一步細分指標,找到高收益的環節來進行投資,以獲得更高的投資回報率。特別是要更多關注實體經濟和民生領域,為實體企業和大眾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

重視數據要素,規范金融數據合規與流通

數字金融與政府、產業等合作之外,還要強調基於數據的融合發展。數據作為新的生產要素,國家高度重視,從推動數據流通、交易、入表等各個方面出台了相關政策。數據要素是新質生產力的一個代表,需建立與之相符的新生產關系,來促進數據流通、入表和交易。比如,近期紐約時報訴Open AI案,反映了數據帶來的新生產關系的變革,即數據合作方提供數據並從中獲取利潤,而非數據本身的價格。在金融業,政府部門有意願將相關數據拿出來共享,但必須在合法、合規和授權、認証機制完善的情況下進行。也期待當前在流通的公共數據能夠更加規范、合理。

強化數據合作,推動金融數據產品創新與應用

在數字時代,金融機構需要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提升獲客能力和風險管理。通過開放數據共享,金融機構能夠更好地理解客戶需求,優化產品和服務,並提高風險管理能力。大量新數據將為金融機構提供新的獲客渠道和風控方法,特別是與經營相關的具有前瞻性的數據。金融機構應積極參與數據要素研究,與各方合作共同推動數據產品的創新和應用。盡管金融是高度監管的行業,但金融機構是允許輸出數據的少數行業之一,應與其他能提供數據的數據方合作,開發新的數據產品或應用現有數據產品來改善信貸結構、風控能力、獲客能力和運營成本。(人民網財經研究院研究員翟薇編輯整理)

點擊圖片瀏覽本期"金台圓桌"專題

(責編:翟薇、張文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