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828企業服務平台

楊濤:多面發力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2024年04月11日11:22 | 來源:人民網-828企業服務平台
小字號

當前,我國正處於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錨定金融強國目標,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面向未來,金融將如何積極發揮作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培育新動能,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不斷為實體經濟注入“源頭活水”。在此背景下,人民網財經研究院近日召開“做好五篇大文章 金融高質量服務實體經濟”金台圓桌研討會,邀請政產學研及金融機構代表,探討新時代新征程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方法與路徑。

以下,是中國社科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楊濤在會上發表的部分觀點: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需要處理好量與質的關系

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首先要處理好每篇大文章之間的層次關系與協調配合。所謂層次關系,即五篇大文章的功能定位。嚴格意義上,數字金融與其他四篇大文章在功能定位上略有不同,數字金融側重於利用數字化手段提升金融效率與功能,其他四篇則更多關注利用金融手段支持特定領域的實體經濟發展。

數字經濟應該作為五篇大文章的重要主線,科技金融在其中佔首要地位,因為科技進步已成為推動經濟增長和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關鍵。綠色金融和普惠金融應更多關注金融發展的價值落地,而養老金融則具有其獨特的價值內涵。在處理這些層次關系的協調配合上,五篇大文章的交叉配合地帶,或將成為做好五篇大文章增量的重要著眼點。

其次,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還需處理好量與質的關系,這是至關重要的。在金融領域,盡管我國在普惠金融、綠色金融等方面已取得了一些全球領先的成果,但這些成果更多地體現在數量上,而非質量。因此,當前面臨的主要挑戰是如何提升這些大文章的質量。

普惠金融,雖然在統計數據上表現良好,但自去年以來,普惠小微貸、個人經營貸等領域出現的隱性不良和風險問題,凸顯了質量控制方面的不足。類似地,綠色信貸和綠色債券雖然余額全球領先,但也需要關注其是否真正實現了綠色發展目標,是否有效支持了實體經濟的綠色轉型。

因此,在繼續推進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過程中,需要在保証數量的基礎上,更加注重質量的提升。這包括加強風險管理和控制,確保金融服務的穩健性和可持續性﹔加強金融創新和科技應用,提升金融服務的效率和便利性﹔加強金融教育和消費者保護,提高金融服務的普及性和安全性。隻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金融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推動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關鍵,在於做好更有效、更精准的信用評估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關鍵,在於做好共性的環境要素保障,這是重中之重。每篇大文章都依賴於一些共同的基礎性支撐,而這些支撐中往往存在短板和缺位。信用評估與信息不對稱問題就是這些大文章面臨的共同難題。

無論是普惠金融、綠色金融、科技金融還是養老金融,都需要對支持對象進行更有效的、精准的信用評估,並在這一過程中實現風險的有效分散。過去,探討這一問題更多地從普惠金融和支持中小微企業的角度來看。但隨著綠色金融的發展,在支持綠色企業時,同樣需要解決如何有效評估金融產品的環境效益,以及如何緩解信息不對稱以識別“假綠”“飄綠”等問題。

在科技金融領域,中國和全球亦面臨著如何評估科技產品和科技企業價值的共性難題。因此,為了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需要進一步加強共性的環境要素保障,包括但不限於完善信用評估體系、提升信息披露透明度、加強金融監管和風險管理等。通過這些措施,為金融發展提供更堅實的基礎,推動五篇大文章取得更好的成果。(人民網財經研究院研究員張文婷編輯整理)

點擊圖片瀏覽本期"金台圓桌"專題

(責編:實習生、張文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