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五:強化5G/5G–A面向產業互聯網的核心能力

隨著5G-A商用步伐加快,其增強5G能力、向6G演進鋪路的優勢逐步凸顯,5G新浪潮向千行百業的蔓延也正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進入加速階段。值此之際,如何進一步推進5G-A技術創新與發展、深化5G-A產業協同與生態繁榮、促進應用規模化落地與推廣,加快釋放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近日,人民網財經研究院召開“從5G到5G-A:推動形成5G新浪潮 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金台圓桌研討會,邀請政產學研代表就5G-A技術的最新進展、應用前景及挑戰應對展開深入交流,為5G發展更好支撐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言獻策。
以下,是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李紅五在會上發表的部分觀點:
5G商用至今取得了良好的進展,尤其在消費互聯網領域,通過大規模的網絡部署,使消費者對5G能力和覆蓋等方面的體驗得到了躍升。
在產業互聯網領域,近幾年的大量探索也形成了一定的有效實踐經驗,各行業的5G應用案例數已有近10萬個。在5G邁向5G-A的過程中,還有些問題需進一步厘清並要在發展中尋求優化與改善,這對下一步走好5G-A至6G的演進亦有現實意義。
5G建設要從供需兩方面理解產業互聯網與消費互聯網的底層商業邏輯差異,解決企業核心問題
5G網絡建設的初心,是如何在服務好ToC的消費互聯網的同時,更好的服務於產業互聯網,服務於ToB、ToG。信息通信行業面向C端消費互聯網的供給,是標准化和規模化的。與消費互聯網不同,在產業互聯網領域,需求側各垂直產業的需求是個性化、碎片化的,同時由於不同行業之間的差異和壁壘,也造成了信息通信技術難以深入和滲透到各行業核心生產環境,這些都增加了5G技術在產業互聯網領域規模化應用的難度。
面向產業互聯網,信息通信行業如何在底層商業邏輯上進一步探索完善,使5G技術創新更好解決各行業核心需求與問題,既是實現5G技術有價值創新,真正賦能企業發展的關鍵,也是充分體現5G商用價值,推進規模化應用打造新質生產力的關鍵。
關於未來發展:需強化需求牽引,創新商業模式,推進產業協同
針對前述問題,更好推進5G/5G-A的未來發展,可從以下幾方面加強工作:
一是,強化需求牽引,做好行業需求研究,更好實現有用的創新。需求的牽引作用至關重要,行業需要什麼就做什麼,信息通信業技術創新的發力點,應該要沉下身去,跨越行業壁壘,切實做好需求研究,針對性的解決企業發展痛點問題,助推產業發展。
數字化轉型是工業企業轉型與躍升的大方向。目前,很多工業企業已基本實現自動化,其現階段的發展痛點在於產業鏈、供應鏈管理,推進智能制造和新型工業化。5G/5G-A的發展要融入工業企業的數字化進程,實現供應鏈、生產鏈的有效對接,打通上下游企業、企業內部中各個嚴密的數字化系統間的互聯互通,在柔性生產、智能制造等方面解決企業痛點。
二是,積極探索新商業模式的衍生與定義,推動融合技術創新。面向ToB和ToG市場,運營商需要重新定義技術和商業模式以適應新時代的需求,發掘可持續的運營模式,實現融合技術創新與核心能力打造。
三是,進一步推動產業協同合作,促進深度融合發展。產業協同是做好前述工作的關鍵保障,需大力破解產業間的壁壘,推動標准融合、跨界合作與協同創新等。面向需求,不論是“一行一策”還是“一企一策”,都需要合作行業的深度參與。(人民網財經研究院研究員周丹編輯整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