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少凱:科技賦能縣域流通體系建設

縣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單元,縣域實體商業的繁榮程度關系高質量發展的成色。當前,如何立足縣域經濟,以有效的模式創新和推廣,帶動縣域零售產業創新蝶變?相關各方如何形成合力,共同推動形成縣域消費新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對此,人民網財經研究院近日召開“科技賦能消費新場景,壯大縣域經濟新動能”金台圓桌研討會,邀請相關領域的政產學研代表共同圍繞如何更好促進縣域實體商業升級、經營主體創新活力激發,推動縣域消費市場潛能釋放建言獻策。
以下,是河北省正定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孫少凱在會上發表的部分觀點:
產業是縣域經濟發展的基礎
在縣域發展中,沒有產業項目建設就沒有縣域經濟發展的基礎。正定縣大力推動招商選資和項目建設,並結合實際明確了“兩條腿走路”的產業發展思路,即一方面大力發展數字經濟、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現代物流和總部經濟“4+1”主導產業,一方面加快推進傳統板材家具產業數字賦能、轉型升級。在產業項目建設過程中,通過落實重點項目“五包一”責任、進一步優化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等,破解“落地難”問題。此外,針對“進展慢”問題,當地建立了更加有力的調度機制,堅持定期調度重點招商項目,通過“紅黑榜”、觀摩評比等方式激先敦后,推進項目加快建設。
項目引進來還要留得住,更要發展好。正定縣堅持優化營商環境,在“放管服”方面,對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市場能夠有效調節的審批事項一律取消,大力推行“免申即享”“政策找人”“四証齊發”“幫辦代辦”等服務,創新了更多改革措施﹔在包聯服務方面,完善縣領導包聯責任清單,持續開展“包企業、查實情、解難題、送溫暖”活動,牆內的事幫辦、牆外的事包辦﹔在破解“中梗阻”問題方面,堅持對縣直部門和“百名科股長”進行民主測評,重點整治推諉扯皮、吃拿卡要、不作為等問題,精准打通“中梗阻”,提高民營經濟活躍度。
科技賦能縣域流通體系建設
一直以來,正定縣持續深化綜合改革,積極構建便捷高效的現代流通體系,完善物流配送體系,大力發展鄉村連鎖超市,構建起縣鄉村三級流通服務體系。具體而言,一是突出龍頭帶動,依托6個大型綜合體、11個鄉鎮直營店、226個村級加盟店,健全了覆蓋全部鄉鎮和行政村的縣域流通網絡。二是強化資源整合,落實 “縣域商業建設行動”,圍繞社區服務和便民商圈,實施“新網工程”,打造了8個鄉鎮商貿服務中心,流通服務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三是暢通平台循環,通過搭建“農超對接”平台,有效促進了城鄉融合發展。四是提升電商服務,包括實施226家村超市升級、建成165個村級電商服務站,開展田間地頭多形式直播帶貨等,促進農民增收。加大科技投入,進一步降本增效,縣域流通體系建設不斷被科技賦能。已連續多年,正定供銷系統榮獲了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先進集體、百強基層社、基層社標杆社等榮譽稱號。(人民網記者祝龍超編輯整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