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828企業服務平台>>AI賦能千行百業超級聯賽

AI+醫療:破圈啟新局

2025年數智健康創新應用大賽決賽現場走筆

2025年09月15日09:13 | 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鐵捕快”參賽隊代表介紹項目開展情況。

參賽隊員在體驗中醫體質辨識儀。

今年7月起,一項便捷的智慧中醫藥服務在來賓市武宣縣悄然鋪開——只要群眾走進任何一個鄉鎮衛生室開具中藥飲片處方,相關信息會馬上傳送到武宣縣中醫醫院,中藥飲片由縣域共享中藥房專業煎煮后,通過快遞直接送藥上門,無需群眾多跑路。

在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地貧患者心、肝臟鐵含量是否過載的難題,被智能系統輕鬆破解,僅需2秒鐘,檢測結果便自動呈現在屏幕上。

在自治區疾控中心,傳染病監測預警中心的工作人員正緊盯屏幕,由中國廣西與越南廣平、諒山聯合組建的AI疾控技研小組研發的傳染病實時預測預警系統,正為全區傳染病防控效率提升及跨境聯防聯控筑牢技術屏障……

9月11日,由自治區衛生健康委等單位主辦的2025年數智健康創新應用大賽決賽在防城港市舉行,這些融入日常的“智慧醫療”場景,在決賽現場被參賽選手們一一展現。

大賽現場,來自中國及東盟創新團體的48支隊伍同台競技,全方位揭開了AI賦能廣西健康領域的蓬勃態勢。在人工智能深度融入千行百業的當下,“AI+醫療”已來到你身邊。

1 醫工協同 AI破解醫療民生痛點

今年4月,自治區黨委、政府出台《關於加快推動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的決定》,明確提出“人工智能時代,廣西不能缺席、不能落后”,並將“賦能民生事業優服務”作為發展內容之一。當政策紅利與醫療需求相遇,一場AI與醫療的雙向奔赴就此展開。多方合力,持續推進臨床醫學與工程科學等多學科融合創新,諸多醫療痛點在技術賦能下逐步化解。

兒童口腔健康是家長們關注的焦點。“國家的口腔健康流調相關數據表明,廣西12歲兒童的患齲人數接近五成。”決賽現場,廣西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口腔預防科主任邱榮敏介紹起了參賽項目《“數智賦能,精准防控”——廣西兒童齲病智能分級防控與健康管理雲平台》的研發背景情況。

“近年來,為守護兒童青少年的口腔健康,國家採取了多項措施,但降低兒童齲病的患病率,還需要更精細化的管理。”走下講台的邱榮敏向記者表示。為此,該院基於多年研究制定的本土化兒童齲病風險評估體系,與高校和相關企業合作,自主研發出了廣西兒童口腔健康管理系統——廣西兒童齲病智能分級防控與健康管理雲平台,並獲國家發明專利。

該系統設置政府、醫生、家長端口,兒童口腔檢查的相關信息上傳至該平台后,系統可智能化生成齲病的風險等級,並將自動生成的防治方案推送至家長。同時,系統在政府端能顯示各地兒童齲病患病率的詳細情況,有利於政府優化資源配置,更針對性地開展兒童齲病的防治。目前,該平台在全區8個設區市共13家醫療機構試行,覆蓋1萬多名兒童,為兒童口腔健康筑起“智能防護網”。

聚焦臨床痛點問題,AI同樣展現出強大潛力。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的幾位研究生,在導師的指導下,與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防治中心合作,完成了鼻咽癌醫學影像智能完整勾畫系統的研制,系統已在部分醫療機構試行。

鼻咽癌是兩廣地區的高發疾病,該系統攻克了影像中目標分割的三個挑戰,一是腫瘤的原發灶邊界模糊,傳統模型很難識別出正常組織及病灶區域的邊界﹔二是傳統模型較難分割像淋巴結大小不一的目標,影響對轉移性淋巴結的分期診斷﹔三是現行深度學習模型難以完整勾畫目標,醫生的工作量巨大。“我們團隊利用人工智能的相關技術,歷時3年多,研發出的這一系統,能較好地解決上述問題。”團隊成員、該校研究生劉宇杰說。

而在提升就醫體驗上,AI讓“有溫度的問診”成為現實。今年7月,自治區人民醫院在該院官方小程序上增加了“就醫一鍵通”服務專區。“如何自助辦理就診卡、退費退號流程、如何辦理慢性病卡、如何獲取檢查報告等,群眾有任何就醫流程方面的問題都可能以手寫、拼寫、語音輸入等多種方式提問。”自治區人民醫院的參賽隊員、該院信息網絡管理中心副主任韋平介紹。該服務運用人工智能自然語言模型開展咨詢處理,回答的准確率更高,且可全天候接受咨詢。該項目實施以來,為患者提供咨詢服務1萬余人次,平均咨詢響應時間縮短至5秒以內。

AI賦能不僅局限於臨床診療,還延伸至中藥材產業這一廣西特色領域。自治區藥用植物園聯合北京科技公司研發的中藥材質量追溯系統,即將正式啟用。該系統基於區塊鏈與AI技術,構建起覆蓋中藥材種養殖、加工、流通全流程的可信追溯體系,實現“來源可知、去向可追、質量可查、責任可究”的身份証式管理。無論中藥材流向市場、企業、生產廠家還是醫院,都能快速溯源,為中藥材質量安全提供堅實保障。

2 跨境合作 推進衛生健康共同體建設

立足廣西,面向東盟。如今,AI+醫療已成為連接中國與東盟國家的健康紐帶,為推進中國—東盟衛生健康共同體建設貢獻力量。

地中海貧血(簡稱“地貧”)是包括廣西在內的中國南方地區及東盟國家、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高發疾病。地貧患者需定期輸血,而長期輸血引發的鐵過載,會導致臟器功能受損,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精准監測體內鐵含量至關重要。

目前,國內檢測主要依賴磁共振參數推測鐵濃度,結果不夠精准﹔國外檢測軟件則價格昂貴,還需手工勾畫檢測區域。針對這一困境,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放射科副主任彭鵬帶領“鐵捕快”團隊,聯合廣西醫科大學及老撾、越南相關醫療機構,基於中老越三國5000多例核磁共振成像數據,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地貧心、肝臟鐵含量智能化評估系統。該系統將檢測時間從5—10分鐘縮短至2秒,能直接顯示鐵濃度具體數值,還可自動識別、精准勾畫檢測區域。目前,技術已在廣西部分醫院應用,通過遠程醫療讓基層群眾就地享受精准檢測,“希望未來能惠及更多東盟地貧患者。”彭鵬表示。

傳染病防控的跨境協作同樣離不開AI助力。自治區疾控中心聯合區內高校及越南廣平、諒山相關機構研發的AI賦能疾控傳染病預測預警系統,今年6月起已在南寧等5個設區市試用,運行效果良好。該中心傳染病監測預警中心的陸華湘博士介紹,此前,預測傳染病流行趨勢對設備、技術人員要求高,基層疾控部門開展工作耗時較長。現在,該系統通過機器學習驅動的量化機制與並行算法,將全區不同地區傳染病流行趨勢分析及預測時間壓縮至1.5小時,預警結果直觀、操作簡便,預計未來在跨境傳染病防控中將發揮更大作用。

參與項目研發的越南流行病專家胡青鬆博士,目前正推進該系統的越南本地化適配工作:“希望將來能把這套系統推廣到越南。”

3 聚焦廣西 多方共繪AI+健康發展藍圖

廣西在AI+醫療領域的探索與實踐,也吸引了眾多區外企業的目光,他們瞄准廣西的發展潛力,積極尋求合作機遇,並希望借助廣西區位優勢拓展東盟市場。

伸伸舌頭、把把脈,通過AI引導問答后,儀器就能綜合脈像、舌像、症狀等信息綜合得出體驗者的體質辨識結果,並提供相應的飲食、運動等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方案……大賽現場,一台中醫體質辨識儀吸引了不少參賽隊員前來體驗。

這是北京中科聞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帶來的《基於大醫金匱大模型的中醫診療一體機》參賽項目。該公司AI醫療事業部總經理董立峰表示:“廣西的中醫藥資源豐富,公司看好廣西AI賦能中醫診療的市場前景,目前正在和相關機構洽談落地廣西事宜。同時,也希望借助廣西獨特的地理優勢,能將公司業務拓展到東盟國家。”

訊飛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則將目光投向了基層醫療。該公司研發的基於人工智能的基層全科輔助決策系統,已成為基層醫生的“好幫手”。

早在2017年,科大訊飛“智醫助理”機器人在全球首次通過了國家臨床執業醫師筆試測試,且成績亮眼。目前該系統已推廣至包括廣西在內的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為基層醫生提供不合理處方的實時提醒與專業修改建議,降低漏診誤診率,助力基層診療服務水平穩步提升。

訊飛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行業總監王勝明表示:“廣西正處於人工智能發展的起勢階段,公司看好廣西人工智能的發展潛力,目前,科大訊飛已入駐中國—東盟人工智能創新合作中心。”

雲知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廣西布局人工智能業務。該公司董事長梁家恩表示,雲知聲積極響應國家“人工智能+”行動,以實際行動落實“北上廣研發—廣西集成—東盟應用”的廣西AI產業發展戰略。目前,已與自治區衛生健康委、醫保局和防城港市人民政府達成戰略合作。未來將依托防城港國際醫學開放試驗區,通過京桂聯動,共同打造三醫協同、醫產融合的智慧醫療體系化方案,並輻射東盟,打造中國—東盟衛生健康共同體。” (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關海芳 文/圖)

來源:廣西日報

(責編:賈諾、閆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