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圆桌:数字赋能与产业生态化让中国智造行稳行远
“新赛道·新动能:数字经济视野下的中国智造”金台圆桌研讨会现场
数字赋能发展,释放创新活力。近年来,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代表的新技术正与产业深度融合,在我国培育了智能终端、绿色低碳、数据服务、数字创意、远程医疗等新产品、新业态,探索出一条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产业发展新路径,为国家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澎湃动能。
在此背景下,人民网财经研究院近日召开“新赛道·新动能:数字经济视野下的中国智造”金台圆桌研讨会,邀请政产学研及投融资机构代表,探讨智能产品新风口在产业融合发展趋势下面临的机遇及挑战。
谈新赛道投资: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两个赛道一直保持高活跃度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新能源、新材料、低碳、智能制造等各领域的技术创新逐渐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投资机构也纷纷加入,发力布局新赛道。
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吴海在研讨会上表示,智能制造是制造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家出台的多项政策和企业的切实需求为这一领域持续带来利好,投资机构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投资活动持续保持着较高热度。
吴海分析称,“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两个赛道,投资机构一直保持着很高的活跃度,软硬件的技术创新和基层化的应用广受关注。分赛道来看,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热点主要集中在AI集成和创新等方面;智能制造领域的投资热点则呈现生态化、多点、多层次、链条型布局的态势。”
相关数据也进一步佐证了吴海的分析。据了解,2022年全国人工智能领域共发生971起融资事件(不算拟收购、被收购、定增、挂牌上市),累计披露融资金额1096.35亿元。据e-works不完全统计,2022年智能制造领域发生的投融资事件共计531起,其中融资事件364起,并购事件41起,成功上市和已进入上市流程事件126起(32家企业已成功上市,94家企业已经进入上市流程)。
无论是智能制造的赛道,还是与其相关的细分领域,风口之下,投资机构始终将目光放在应用层面。
吴海提到,从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视角来看,补齐产业短板、强化产品落地、夯实应用基础是大家关注的关键环节。“在基础软件和关键装备这方面,还有很多需要补齐的薄弱环节。我们研究发现,基础工业软件与关键装备基础这两方面还存在着很多卡脖子环节。尤其是在高端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高档数控系统、高端工业软件等方面,我国目前所能提供的产品市场占有率还都很低。”他说。
此外,智能制造理念的创新与应用也应相辅相成。吴海呼吁,新技术的应用要深入到生产过程当中,让新理念和真正的应用场景实实在在的落地。
吴海建议,数字化的增厚和智能化的增强还需要进一步夯实基础。“智能制造需要基于高质量的数据集、自动化程度高的生产线来实现高水平的运营管理,从数据采集、呈现、分析、诊断、到反馈、控制都离不开深厚的数字化基础,也离不开高端算法基础模型的突破。从调研来看,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做好生产制造数字化基础,另一方面需要培育更多跨学科的交叉领域人才。未来,在人才培养、数字基理底座打造方面,需要政府侧、企业侧、产业侧共同关注。”他说。
北京创新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建军也在发言中表示,从多年投资经验来看,科技成果转化投资面临着新的挑战,投资机构必须要对科技产业链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做出投资分析和决策。智能产品的科技创新投资也是如此。
他在会上建议,应大力发展科技服务机构,比如专利和知识产权方面的服务机构、数据服务机构。“这些既是好的投资方向,也是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李建军提到,在智能制造领域,政府层面可以给予产业创新更好的环境和机会,扶植中小企业走好“专精特新”之路,涌现出更多小而快、小而美的“隐形冠军”。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人工智能部高级业务主管董昊亦在发言中提到,人工智能当前正在围绕技术创新、工程实践、可信治理三个维度发展,其中,人工智能工程化是工程实践的核心抓手,也是当前业界关注的焦点,聚焦人工智能在生产环境中的大规模应用。人工智能工程化主要包括软件工具产品、组织流程管理等内容。
谈产业融通发展:行业生态化促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身处产业链环节的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离不开上下游之间的合作与协同,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良性生态很重要。
此前,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个部门印发的《关于开展“携手行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2022-2025年)的通知》明确,以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数据链、资金链、服务链、人才链为着力点,构建大中小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发展生态。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全球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朱瑾在会上表示,我国已建立了较好的大中小企业融通通道,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中,数据是融通的关键要素。朱瑾提到,企业融通需要打通数据链,特别是从单一企业的数字化变成产业链的数字化。“龙头企业实现智能化、数字化,不能解决产业链上下游整体提升和整体发展的问题。需要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开放数据资源,带动中小企业融入数字化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她说。
当谈及创新链时,朱瑾认为,做创新链对于大中小企业来说都很难,开放资源和建立创新联合体是两大解决之道。在数字化浪潮中,如果能早日把创新链打通,就会让企业降低损失和成本。
在关注企业创新的同时,更要关注其背后相关新技术的产品化和产业化,这也提示有关机构应更加科学地制定与人工智能产品相关的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相关管理规范。
董昊在会上提到,现在新技术的更新迭代比较快,尤其是信息与通信技术(ICT技术)。“我认为,标准可以参考互联网产品,小步快跑,持续地做迭代。”他说。
谈企业转型:重产品、重运营,企业才能从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智造
随着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日渐加强,我国数字经济正从过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向“新引擎”方向壮大发展。
北京工商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葛红玲认为,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不是一般的经济升级,而是一种颠覆式的重构,是新的资源配置和价值创造方式,能够提升整体经济能级。企业或产业在探讨如何进行转型升级时,一定要从数字经济新的逻辑架构下来思考。特别是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数字经济在技术支撑的前提下,是如何带来要素资源与组织机构的变化,从而更好地推动产业转型和发展。
她强调,数字经济的核心是以数据要素作为关键的驱动。由数据驱动产生变革,要深入理解数据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比如在智能产品领域,数据到底发挥怎样的作用?通过产品衍生,给消费结构和企业结构变化带来怎样的影响?产业数字化发展需要建立这样的底层认知。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创新演进,产业数字化转型也正向深处迈进。在这一发展的关键节点,我国企业应如何从中国制造升级成为中国智造?雷士照明CEO林良琦在会上表示,技术的标准化促进智能产品之间互相兼容,行业的生态化促使大中小企业之间互相融通,为市场提供更高的价值。“总的来说,重产品、重内容,更重要的是重运营,这可能是未来整个智能制造要去走的方向。”他说。
对此,深圳市欧瑞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市场副总裁黄文娟持相同观点。她表示,企业的创新要深入了解用户需求,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应更多集中在用户的应用层面。
方太集团品牌管理部总监吕传明也提到,企业的创新归根结底是价值的创新,唯有创新科技才能带来卓越价值。
金台圆桌“新赛道·新动能”系列研讨会: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