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828企业服务平台

张超:加强产业研究与数据合作 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

2024年04月10日16:19 | 来源:人民网-828企业服务平台
小字号

当前,我国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锚定金融强国目标,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向未来,金融将如何积极发挥作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培育新动能,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不断为实体经济注入“源头活水”。在此背景下,人民网财经研究院近日召开“做好五篇大文章 金融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金台圆桌研讨会,邀请政产学研及金融机构代表,探讨新时代新征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方法与路径。

以下,是安永金融咨询中国区主管合伙人张超在会上发表的部分观点:

加强产业研究,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

金融机构应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提高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目前,资金空转问题突出、信贷风险管控不足、获客渠道有限等,是金融机构面临的挑战。分析来看,产业研究不足、不深造成资金无处投和不敢投,是导致资金空转的主要原因。在复杂的经济发展环境下,一些优质项目可能被低估或向下沉,但仍能带来合理的回报和风险平衡。金融机构应加强对产业研究的投入,寻找潜在的优质客户和投资机会,以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协同发展。

如何加强金融服务的有效性?一方面,要同政府、产业园区等合作,充分利用其独特的资源禀赋。比如与政府合作进行产业分析,利用数据和商业模式的协同效应获取增量数据。此外,金融机构也要从自身特点出发,深耕特色产业、垂直产业,将产业和金融数据结合,并利用地方政府数据进行批量获客和信用评估。通过这种方式降本增效,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另一方面,在特定产业中进一步细分指标,找到高收益的环节来进行投资,以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率。特别是要更多关注实体经济和民生领域,为实体企业和大众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重视数据要素,规范金融数据合规与流通

数字金融与政府、产业等合作之外,还要强调基于数据的融合发展。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国家高度重视,从推动数据流通、交易、入表等各个方面出台了相关政策。数据要素是新质生产力的一个代表,需建立与之相符的新生产关系,来促进数据流通、入表和交易。比如,近期纽约时报诉Open AI案,反映了数据带来的新生产关系的变革,即数据合作方提供数据并从中获取利润,而非数据本身的价格。在金融业,政府部门有意愿将相关数据拿出来共享,但必须在合法、合规和授权、认证机制完善的情况下进行。也期待当前在流通的公共数据能够更加规范、合理。

强化数据合作,推动金融数据产品创新与应用

在数字时代,金融机构需要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升获客能力和风险管理。通过开放数据共享,金融机构能够更好地理解客户需求,优化产品和服务,并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大量新数据将为金融机构提供新的获客渠道和风控方法,特别是与经营相关的具有前瞻性的数据。金融机构应积极参与数据要素研究,与各方合作共同推动数据产品的创新和应用。尽管金融是高度监管的行业,但金融机构是允许输出数据的少数行业之一,应与其他能提供数据的数据方合作,开发新的数据产品或应用现有数据产品来改善信贷结构、风控能力、获客能力和运营成本。(人民网财经研究院研究员翟薇编辑整理)

点击图片浏览本期"金台圆桌"专题

(责编:翟薇、张文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