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萍:突破技术瓶颈,实现行业融合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做出系列重要部署,提出“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低空经济以辐射面广、产业链条长、成长性和带动性强等特点,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也对相关法律法规、空域管理、安全保障体系等提出了新的需求。在此背景下,人民网财经研究院近日召开“新质生产力视野下的低空经济发展路径与对策”金台圆桌研讨会,邀请政产学研用代表共同就加快形成低空经济产业集聚效应和创新生态开展讨论,为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以下,是欣旺达动力科技产品规划副总经理陈晓萍在会上发表的主要观点:
发展低空经济,需要实现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的突破。电池作为低空飞行器的核心零部件,其技术发展直接决定了低空飞行器能否更加智能化、绿色化,更具安全性、经济性。这也对电池关键技术发展提出更加严苛的要求。目前,相关企业也在努力突破技术难关,发展高能量密度以及高安全兼顾的电池,以期通过电池技术的跃升带动整个产业链以及行业的协同发展。
发展低空经济,需要跨行业合作以拓宽应用能力的多样性。作为低空经济的产业链上游,电池企业背负拓宽电池技术应用场景、加固完整的自主可控的产业链生态的责任。终端的主机厂等产业链下游企业应重视加强和电池企业的需求对接和趋势探讨,开发更具针对性、示范性、可拓宽应用场景的应用,加强各产业链的上下游协同,促进低空飞行器技术融合发展。
发展低空经济,需要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未来低空经济所需的飞行运营、生产制造、运行保障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日益旺盛,科研院所、高校要重视专业人才培养与储备,为行业输送更多有价值的、有创造力的人才,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
发展低空经济,需要完善法规和标准制定。低空经济作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应用规范、空域管理、安全保障等体系还不够完善。呼吁相关部门能够尽快出台相关行业标准,为行业发展和监管要求指引方向。(人民网财经研究院研究员周丹编辑整理 实习生迪娜尔·哈那提对此文亦有贡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