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828企业服务平台

创新中国丨智享新春 以科创“浓度”守护民生“温度”

人民网记者韦衍行
2025年01月26日15:57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创新中国》——看见创新最活跃的地方。《创新中国》是人民网新推出的财经调研栏目。栏目将深入一线,探访创新要素最集中最活跃的地方和企业,重点发掘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诞生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充分展现各地政府及各类经营主体焕发新动能、闯出新天地的创新精神与生动实践。

机场车站,旅客纷纷踏上旅程;线上线下,特色年货琳琅满目……律转鸿钧,新元肇启。乙巳蛇年将至,大江南北处处张灯结彩,神州大地洋溢着蓬勃盎然的节日气息。

近年来,数智不断赋彩城市更新、和美乡村建设,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当日新月异的前沿科技遇上历史悠久的新春佳节,将激发出怎样的火花?本期《创新中国》人民网财经研究院调研团队踏上万里邮路、走进古都西安,感受AI时代,科技与温情如何双向奔赴,为春节绘就“平安、有序、温馨”的美好画卷。

万里邮路 加“数”前行

许多人正在奔向阔别已久的故乡,一场事关快递包裹的“春运”也随之启动。大兴安岭地区位于我国最北端,大部分地区都是原始森林、人烟稀少,冬季气温寒冷、昼短夜长,对于包裹寄递来说可谓“难上加难”。

为了跨越偏远山区的无人雪路,中国邮政选择用无人机寄送温暖。据介绍,在大兴安岭地区使用的无人机最大起飞重量达到100公斤,飞行时间达三小时,飞行半径50公里,具备在高寒环境下稳定飞行的条件。这种灵活高效的方式在这些特殊情况下,弥补了传统投递的局限性。

在大兴安岭,中国邮政利用无人机配送货物

在大兴安岭,中国邮政利用无人机配送货物

近年来,随着智慧物流深入发展,中国邮政寄递能力持续提升,让人民群众需求得到更好满足。从春节前夕的快递流动看,当前快递服务已日渐走入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

中国邮政指挥调度中心是负责整个邮政寄递网络的生产运行监控、动态指挥调度、重大事件保障等工作的核心指挥中枢。通过数智化技术,优化资源分配,提升整体运营效率,确保春节期间邮件投递的准确、安全与高效。

中国邮政指挥调度中心指调系统,将科技的力量注入邮政寄递网络的每一个角落

中国邮政指挥调度中心指调系统,将科技的力量注入邮政寄递网络的每一个角落

中邮信科党委书记、总经理张百龙表示,中国邮政作为行业“国家队”,在这方面提前进行了技术保障规划和部署,强化了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做到了“运行稳”、“处理快”、“数据准”。2015年集团公司启动云计算方面的研究,2016年经广泛调研、论证,引入阿里云正式开启邮政分布式云计算的实践之路。其联合打造的新一代寄递云平台现已成为邮政集团核心算力,承载了90%以上的关键应用,有效提升了系统的处理能力、加速业务创新周期。

“目前,数智化技术已经全方位、全链条融入到邮政揽分运投和整体运营当中。全国90个省际处理中心已上线智能决策、智能场院、数字看板、生产监测四大类14项智能化场景,大幅提升处理效能。”中国邮政集团计划建设部信息科技与创新发展处处长王志刚说。

往来穿梭的一件件快递包裹,传递着浓浓的年味和思念,展现出一幅充满烟火气的繁荣景象,也成为生机勃勃的活力中国的一个生动写照。中国邮政数智化发展进程的背后,折射的是中国物流业向新求质的探索。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下,现代物流体系将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有力支撑。

千年古都 智慧焕新

“一线一式”“一段一色”“一站一景”……春节假期,许多游客选择到古都西安过年。2024年底开通运营的西安地铁8号线,为众多远道而来的游客带来了出行新体验。

不仅特色站点引人关注,8号线的“无人驾驶”也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据介绍,西安地铁8号线是首次将全自动运行、云平台、智能运维、智慧车站、宽带集群等先进技术综合运用于地铁环线。此外,为了方便市民和游客出行,西安信息发布平台整合路上的各种突发情况,如堵车、事故、施工等,通过路边的大屏幕和手机导航APP告知大家,出门前或者在路上都能随时知晓路况,让出行更智能、更省心。

西安地铁8号线线路运营采用无人驾驶技术,将智慧交通探索成果运用到市民出行方方面面

西安地铁8号线线路运营采用无人驾驶技术,将智慧交通探索成果运用到市民出行方方面面

今天的西安,不仅出行更舒心,游览也变得更加智能与便捷。到西安博物院,戴上AR眼镜,聆听智慧导览,鎏金走龙、三彩腾空马、史君墓石椁等“明星文物”的历史故事让人沉醉其中,为游客带来沉浸式、强互动、故事化的云上看展新体验。

西安博物院利用AR眼镜导览,帮助参观者更清晰、深入地理解文物与历史

西安博物院利用AR眼镜导览,帮助参观者更清晰、深入地理解文物与历史

“智慧”的西安,不仅体现在文旅,更惠泽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i西安”政务服务APP便是最好的例证。简化办事流程,提升办事效率,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据介绍,目前,“i西安”接入事项涵盖住房、不动产、公积金、交通、养老等7大类700余项高频公共服务和政务服务。“i西安”通过整合海量服务资源,实现“一站式”办理。

“‘i西安’一路走来做了多次升级和迭代。我们希望打造一个城市级的综合服务的总门户和总仓库,把市、区两级的政府部门提供的所有的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便民服务统一集成到APP上来。”西安市数据局数据资源处副处长姜宽说。

一直以来,西安与阿里云在数智化方面都有着深度合作,作为“数字西安”的重要基础设施,西安市政务云已服务超40个委办局,承载超160个信息化系统和360个政务应用。

“近年来,西安市数据局围绕推动数字政府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目的就是要提升城市治理的水平和公共服务的水平。”西安市数据局副局长郭锐谈到对未来的期待时表示:“西安是一个汇聚了科研与产业优势的城市,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西安的不断应用,我们会有更多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方式产生,期待未来西安将成为人文和科技交相辉映的现代城市标杆。”

>>>研究员说<<<

科技以人为本,才能真正智“惠”于民。本期《创新中国》,人民网财经研究院调研团队针对民生保障领域的多个环节,深入全国调研,感受科技的无限可能。

在中国邮政集团,我们观察到,曾经的“汗水物流”,在科技的加持下已华丽转身为“智慧物流”,工作效率越来越高,处理速度越来越快,有力推动寄递业务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美好用邮需要。在陕西西安,我们看到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文旅等惠民服务正悄然走进大众,用科技塑造理想生活,用智慧书写时代篇章。

期待未来科技成果能更好地增进社会福祉,让智慧为民所用,用科技的温暖守护烟火人间。

——人民网财经研究院研究员 景玥

“创新中国”系列财经调研报道:

第一期:流动的中国,数字技术赋能千行百业

第二期:数智时代的零售新生态

第三期:传统产业逐浪数字蓝海 向智起航

第四期:智慧社区 创造数字人居新生活

第五期:智能制造 热潮奔涌

第六期:数智时代美好生活新图鉴

第七期:普惠金融温暖民生之路

第八期:探寻“前海模式”背后的发展密码

(责编:孙爽、翟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